《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洪家中心校 洪素芳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感染。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课。 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宝贵资料,哪位同学同意向大家介绍抗美援朝及志愿军归国的情况?(老师准备资料:65 年前的 6 月 25 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 年 10 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 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 年是最后一批。)课文写的就是 1958 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听火车的声声汽笛提醒着人们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告辞的话语好象说也说不完。(放录音) 二、整理课文思路。 1、课文写了志愿军和哪些人告辞?(师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课文写了哪些事?默读,划出。(师板书:洗补衣几夜不眠 送打糕昏倒路旁 救伤员失去孙孙 救老王妈妈牺牲 挖野菜身受重伤)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比较集中的是:为什么中朝人民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出示课件:75 岁的朝鲜李大娘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志愿军战士张喜武拥抱辞别。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就是这么一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大娘,不顾年迈,不怕路远,到车站为志愿军送行,志愿军战士怎能不激动万分?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面对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朝鲜大娘,你想怎样向大娘道别?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议。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送别的人群中,还有一位和我们同学年龄相仿的小金花,身背孩子、架着双拐的大嫂。她们和志愿军叔叔难舍难分,小金花难过得哭了,志愿军对她们说了一段话。大家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让大嫂早些回家呢?小组练习朗读。练读之前,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同学解疑。小组汇报时先汇报怎样解疑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