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教学设计思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 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这些内容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采纳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采纳“学、议、练”的学习方式。就数学角度来看计算,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学生也容易暴露自学中的问题,通过“议”,这些问题又能及时得到解决。通过练,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学情,我们的学生长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让想学生完全自学,需要一个过程,作为老师在本节课中将在指导学生自学上狠下功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以下五种计算(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学法 学、议、练 教学环节 复习铺垫 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氯气 Cl2 二氧化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