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 五合初中 贺丽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显著成就以后外交上的进展史,是继香港、澳门回归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台湾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历史问题,关系着国际的交往、国家的进展、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此课题在本单元是重点课题,也是全册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以及“九二共识;”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课本中归纳出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调动爱党情结;认识统一是大的历史趋势,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培育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台独。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 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 难点:对台方针的变化以及两岸关系的变化。二、学生学情的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身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对问题充满探求的欲望,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有一定的归纳能力。但是他们看问题不够深刻、全面。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一)说教法:情景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二)说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设计及其意图说明: 教学活动流程简介:(一)创设情景,走入历史:2 分钟。(二)、合作学习 探究历史:20 分钟。(三)、拓展延伸 感悟历史:15 分钟。(四)、风采展示:6 分钟。(五)、课堂小结:2 分钟。(一)创设情境,走入历史 教学活动 1: 出示一首诗:《同根源》,让学生朗读,并请同学回答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只是解放战争后期,1949 年因为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在岛上有它残余的政权和军队,所以还没有与大陆统一起来,造成了我们今日的骨肉分离,从而引出台湾问题的由来,来导入海峡两岸的交往。设计意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和具体的史料,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历史,激发学习求知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