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获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通俗平易 ,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李忱《吊白居易》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 (815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 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 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主旨。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 ) ,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知人论世:创作背景解 题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 (guǒ) 》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开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铮 悯然 转徙 浔阳 捻 霓裳 衣裳 红绡 钿头 银蓖 谪居 还独倾 间关 贾人 荻花 裂帛 幽咽 船舫 虾蟆陵 呕哑 嘲哳 阑干 琴弦 zhēngmǐnxǐ xún niǎnní chángxiāodiànbì zhé huánjiāngǔdíbóyèfǎnɡhá mɑōu yāzhāo zhālánxián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 使快弹数曲 年长色衰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初读课文 读懂词句贬官第二年畅快容貌这 才于是 创作一共命名今漂沦憔悴 歌以赠之凝绝不通声暂歇 秋月春风等闲度 梦啼妆泪红阑干 却坐促弦弦转急 去来江口守空船 暮去朝来颜色故 漂泊沦落作歌暂时随随便便纵横交错的样子退回去了衰老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