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线一政策工作方案一产线一政策”是指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群众的粮食生产获得收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国家对农民利益实施的保护政策,也是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产线一政策”工作是农业农村部实施一产线一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产线一政策”试点工作过程中,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制定了《一产线一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贯彻落实对四川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一产线一政策”试点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推动现代种业进展提速增效;不断健全完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益,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进展。到 2025 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 9030 亿斤以上,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粮食收购价格要保持在合理水平,收购过程要法律规范有序,保护农民利益。一产线一政策”试点中的农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应遵循三二法一算法”,即粮食产量、产值、成本加成比例。二、主要目标在试点地区的省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将一产线一政策”工作纳入对乡镇人民政府年度考核,对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进展效果明显的乡镇人民政府给予奖励。试点地区一产线一政策”工作在 2025 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试点县一产线一政策”试点工作完成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底前。试点区域粮食质量总体良好,绿色优质粮油进展优势明显。粮食产出率进一步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品质明显提升,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试点地区粮油精深加工进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优质粮油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三、主要任务全面开展最低收购价执行情况的监测。充分利用现代息技术手段,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对粮食生产成本(如水费、工资性支出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及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监测到的最低收购价执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和分析评估。积极开展农民收粮补贴资金绩效评价。通过监测预警和评价,全面掌握粮食生产成本(如水费、工资性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