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下)既不要孤立和放弃中国, 又要中国服从美国的领导; 既要中国的经济开放而从中国获得利益, 又要防止中国的崛起而挑战美国。这需要小布什政府走一条与克林顿时代不同的路线。实际上, 改变克林顿政府的以经济交往为主的中国政策已经成了布什新政府的当务之急。美国已经开始全面反思克林顿时代的对华政策。简单地说, 对小布什政府来说, 旧式的”围堵战略”不太现实, 而克林顿的”接触战略”又太理想。结果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的出台。 ”第三条道路”就是一种介于”围堵”和”接触”之间的战略, 或者说是”围堵性接触”(congagement)。这种理论提出后, 经美国一些战略讨论机构的讨论和论证, 已经比较系统化, 也为小布什政府所接受。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是: 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 中 国 , 避 开 中 国 对 美 国 构 成 任 何 形 式 的 威 胁 。 在围墙中国的”威胁”方面, 美国新政府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即进展自己的力量和结盟。美国要保持其霸主及其领导世界的地位, 最重要的就是进展自己的力量, 因为一旦美国国内的各个方面的发生衰落, 其地位必定受到消极的影响。美国会继续努力保持其在高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 用高科技来促进经济和军事的进展。在有关国家安全方面, 美国会进行诸如建立国家导弹防备系统等项目。 结盟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结盟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巩固原有的联盟, 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结盟对美国的意义重大。第一, 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再仅仅是美国的御用工具时, 美国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来扩张其影响。自卷人世界事务以来, 美国一直在组织国际秩序方面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许多国际组织是在美国直接的参加和领导下产生的。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一直是美国用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可是, 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渐渐地, 美国发现这些国际组织内部的”异见”声音越来越多, 用这些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象以往那样得心应手了。尽管美国还不会放弃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来扩展本身的影响力, 可是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 美国很显然地向同盟政策倾斜, 即经过和美国的盟友合作而非联合国来达到其目标。 第二, 结盟是美国让其盟国分担新冷战所需要费用的重要手段。联盟对其受惠者来说就是一种公共物品 (public good), 要维持这种公共物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