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二 则27*第 2 课时第 1 课时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叙事的方式传达着富有深意的道理。你知道哪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呢?一起来说一说吧!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第 1 课时新课导入扁鹊治病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医呢?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原名秦越人,相传他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发明了“麻沸散”(麻醉剂)和“五禽戏”。世人称其为“外科圣手”。语文百宝箱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被尊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尊称“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蔡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最终病死的故事。初读课文拜见 蔡桓侯 皮肤 热敷 一剂汤药 骨髓拜见 蔡桓侯 皮肤 热敷 一剂汤药 骨髓bàihóufūjìsuǐ采草药拜侯肤剂髓ɡǔ ( )ɡū ( )多音字 小狗一看见骨( ɡǔ )头就一骨( ɡū )碌地爬起来了。骨头骨① 骨头,人和脊椎动物支撑身体的坚硬组织。② 像骨的东西。③ 品格,气概。一骨碌[ 骨朵儿 ] 没有开放的花。 [ 骨碌 ] 滚动。词语解释1. (见解、技能)高超。( )2. 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 )3. 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 )4.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 )高明拜见理睬无能为力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扁鹊与蔡桓侯会见了几次?每次会见扁鹊是怎样说的?结果如何?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品读课文扁鹊与蔡桓侯会见了几次?扁鹊治病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