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绩效管理现状讨论 中小学老师绩效管理的过程是对老师的教育成果以及教育行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的差异最终体现在绩效工资上。公立中小学作为义务制教育范畴内的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其职务工资及各项补贴由国家统一制定,但在整个工资体系中,绩效工资是由学校根据每位老师的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的。由于每所学校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不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学校在绩效考核实施中的情况也存在差异。 1 中小学老师绩效管理现状 经国务院同意,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时至今日,该政策实施已有近 8 年。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分析评估讨论”得出结论:全国各地在政府的监督下,逐渐加强贯彻落实了绩效工资政策,老师工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法律规范,但各地仍有差距。 绩效工资跟职称、职务工资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行绩效工资后,废除原来的职务职称工资。从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的关联来看,老师工资体系主要由老师的在职时间的长短以及职称评定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辅以日常考勤、加课加班、继续教育成果等方面将老师的绩效考评结果区分出各个层次。 中小学的老师绩效管理在制定上与上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但制定与实施不能混为一谈。绩效考核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纳注重老师进展性的考评方式,然而随着种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许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以辽宁省某中学实行的绩效管理方式为例:该学校绩效管理以教学成绩为主,对老师的考察包括所在班级纪律如何,成绩如何,班级之间整体排名如何,班级的及格率,学生优秀成绩比率,授课老师所授课程课时是否完整,是否完成教学目标,老师所教学生之间成绩排名如何等方面,每月对考察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并排名,期末时汇总。此外,也存在一些其他加分项目,例如是否发表教学论文,发表论文的等级,教研活动中是否承担公开课,是否担任培训老师主讲人等。关于老师津贴的计算和发放部分,老师举办经学校批准的讲座,每次发给讲座津贴 100元;老师按规定进行早、晚自习辅导,并到班级认真答疑和治理,每辅导 1 次早、晚自习发给津贴 10 元;老师参加由教务科正式排定的监考,每次发给监考津贴 10 元;职工兼课,每学时发给兼课津贴 10 元;学校将在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治理、第二课堂、实验室建设、教学讨论、论文撰写、实习、设计的预备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