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2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重点难点归纳】一、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1.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1839 年 3 月,前往广东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后,立即提出了“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①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后的梁启超、严复等人,就曾主张报纸上应“广译五洲近事”,其思想和林则徐相通。② 魏源积极弘扬林则徐的译报思想。1841 年 6 月,已被革职的林则徐将翻译的《四洲志》、《澳门月报》和《粤东奏稿》等资料交给魏源,让他编纂《海国图志》。1842 年,魏源完成了 50 卷本《海国图志》的撰述,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2)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玕王洪仁玕。1859 年,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主张。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了以下有关报纸和办报活动的观点:① 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及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② 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实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沟通。③ 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④ 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3)王韬的新闻思想1870 年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又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 10 年之久。1884 年,王韬回上海定居,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撰作,著有《弢园文录》、《瓮牖余谈》、《弢园文录外编》等,1897 年病逝。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① 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② 报纸的功能和作用。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③ 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