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土地耕地实施内容及保障机制一、实施内容(一)突出抓好秸秆还田。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对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优先补贴,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整县推动,积极建设高标准示范应用基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秸秆深翻还田,优化耕作制度,适宜地区改春整地为秋整地,在旱地实行秋季收获后实施秸秆机械粉碎翻压或碎混还田,水田实行秋季收获时直接秸秆粉碎翻埋还田。(二)稳步实施有机肥施用。探究有机肥(农家肥)施用补贴政策机制,重点实施“有机肥+深翻还田”为主的综合技术模式,将有机肥田间贮存和堆沤用地按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展种养循环农业,开展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堆沤腐熟和就地就近施用。探究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提高土壤肥力。(三)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重点实施农田土地平整、田间机耕路、灌排渠道、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农田电网等综合设施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生态、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四)持续强化农田水土保持。开展侵蚀沟综合治理,实行修建谷坊、沟头防护、截水沟、沟道滩岸防护、支毛沟治理及相关林草措施,遏制侵蚀沟道进展。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重点推行“二改一修”建设,对坡度 6 度以下漫川漫岗耕地推行保土耕作和等高改垄,种植地埂生物篱带;对坡度 6 度以上坡地区域,修筑等高 U 型沟,种植灌木防冲带;对沟毁耕地实施“一修”,修筑渗井、秸秆填埋沟道、上层覆土,恢复垦殖。(五)积极抓好农田环境治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每年采集测试土壤样本,到 2025 年,重点县(市、区)项目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化肥利用率稳定在 40%以上。大力推动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健康栽培等绿色防控技术及高效低风险农药,到 2025 年,农药利用率稳定在 40%以上。开展盐碱地改良示范,在西部地区选择 3 个县(市、区)建设盐碱化土壤改良治理示范区,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改良措施,探究治理修复综合技术模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耕层含盐量和碱化度,连续实施 5 年,到 2025 年底建成示范面积 6 万亩。(六)加快完善农田防护林建设。在不违规占用现有耕地前提下,深化实施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对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带进行修复改造,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