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程研发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 2025 年版)》,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在一—九年级开设,并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执行。劳动课程作为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实施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其独立设置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一次内涵提升、结构优化与内容重构。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与以前的劳动教育相比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两个注重、三个结合的特点。即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劳动为切入点,让教育融入生活;生产劳动为侧重点,让学生关注社会;社会服务、志愿劳动为升华点,让学生丰盈精神;实现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责任担当相结合。让劳动教育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真正起到树德、启智、弓由体、育美的综合作用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结构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结构优化,集中体现在劳动教育的项目设计与任务群的研发上。学校要落实任务群和项目,需要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劳动教育的课程研发。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没有课程就没有教育。课程研发是新时代建构劳动课程体系的组成要素,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劳动课程旨在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评价是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就看四个标准:动手实践是前提,出力流汗是标志,接受锻炼是过程,磨炼意志是目标。研发劳动课程是推动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需要对劳动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深化分析和仔细设计。按《课标》规定,劳动课程的基本结构是以实践为主线,围绕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进展需要,根据学段进行统筹安排、进阶性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同样的项目,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4、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重构从课程结构和内容上看,《课标》设置了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有若干个项目组成。课程设计要突出实践性、适切性、实际性和日常性,让学生感到劳动课程既有有用价值,又有导向价值,还有成长价值。做到三个避开三个强调,即避开简单说教和随意讲解,避开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开流于形式的浅层尝试;强调劳动跟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强调劳动对学生精神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