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导,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探究建立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为重点,以“三万”活动为契机,针对我区今年特大干旱和旱涝急转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着力做好水毁工程修复,全面整修农村塘堰,进一步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二、主要任务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与灾后重建、国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本年度计划开工完建各类水利工程 1532 处,累计完成土石方 270 万立方米,力争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万亩,防涝面积 4 万亩,改造渍害中低产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 平方公里。 三、建设重点 本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抓好塘堰整治工程建设。塘堰建设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对切实解决基本农田灌溉不足和灌溉死角问题,提高抗旱保丰收能力意义重大。要以开展“三万”活动为契机,实行“五大措施”:即通过“三万”活动推动、各级财政驱动、整合资金联动、社会力量互动、农民群众主动等五项措施,全面实施塘堰治理工程。根据每个村建设一口标准塘、每个村民小组治理一口门前塘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 840 口塘堰年度建设任务。 突出抓好灾后重建工作。本年度,一是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优先安排部署,确保当年水毁、当年修复、当年见效,不影响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二是全面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抗旱能力。对现有的小塘堰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增加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泵站和灌溉设施进行修复改造,恢复抗旱能力。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小型蓄、引、提水工程,不断提高抗旱能力。三是加强水源工程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调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发挥我区水资源最大效益。充分调动村组群众参加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完建小泵站改造 30 处,疏浚河道 80 公里,整治渠系120 公里。 突出抓好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加强重点湖区、圩垸和涝区治理,尽快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继续抓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特别要加强小水库、小河流、小泵站等水利防洪工程薄弱环节建设。本年度,重点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