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人格、智能等诸多方面。一般来讲,个体心理的各方面的活动与进展是比较均衡、全面的,但是由于社会及心理的原因,其中某些方面就可能出现异常。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心理类型很多,下面选择五种有代表性的不良心理,谈一谈其表现和自我调节。 1. 自我封闭心理。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什么交际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交际活动,因而是一环境不适的不良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交际恐惧心理;中年人有交际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度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隐士〞,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2)非沟通性。正常人都互相沟通交往的必须求。据统计,人除了 8 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 70%的时间被用来沟通信息与情感。而有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被动型,后者属主动型。他们只同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 (3)躲避性。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受波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四周环境逐渐变得第三,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交际的行为。 (4)有孤独感。因为自我封闭者把自己与世隔绝,他也就没有什么朋友,时常感到很孤独。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节 (1)乐于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将成功归因于看书,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曾有一个长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别人讥笑而不愿见人,后来他努力发掘自己的优点,如聪慧、成绩好等。优点发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后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圈子。 (2)提升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熟悉。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升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