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中医院外科“危险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一、“危险值”的定义“危险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假如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险值”。 二、外科危险值管理制度1、 “危险值”一旦出现,确定义器运转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结果无误后,将该项目危险检查结果紧急通知负责治疗的医务人员,并做好记录;2、“危险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记录应包括日期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项目名称及结果、是否需要复查、临床处理意见,危险值获得途径 获得时间 报告者 接受者 报告医生时间 医生签名;3、保存好所有有关“危险值”资料,包括试验结果记录、报告记录以及报告人及接受报告人签名;4、对有关危险值的工作要定期检查总结;5、科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危险项目、警戒值及相关管理制度;6、值班医生接到危险值报告后应结合患者病情,及时给予妥善处置并法律规范记在病程记录中,必要时进行追踪处理。三、“危险值”报告制度的目的1.“危险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开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2. “危险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加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3.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四、外科“危险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心电检查“危险值”的报告范围(1)心脏停博;(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① 心室扑动、颤抖;② 室性心动过速;③ 多源性、RonT 型室性早搏;④ 频发室性早搏并 Q-T 间期延长;⑤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抖;⑥ 心室率大于 180 次/分的心动过速;⑦ 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 心室率小于 40 次/分的心动过缓;⑨ 大于 2 秒的心室停博;2.医学影像检查“危险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 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 硬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