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公式(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2.国民收入恒等式:消去 C,得到: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两部门经济中 IS 均衡条件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 y 为自变量:⑴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⑵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⑴ 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 ⑵ 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 (I0为自主投资)于是 ——(Ⅰ)⑶ 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 又∵∴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⑷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 G=G0, T=T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 Yd=Y=T0,于是有: 于是: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⑴ 投资乘数:对 I 求导 ,即为投资乘数。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⑵ 政府购买乘数:对 G 求导,即为政府购买乘数。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⑶ 税收乘数:对 T 求导 ,即为税收乘数。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⑷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 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或 ΔT)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三、IS-LM 模型: 1.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IS 曲线⑴ 投资函数:I=I(r) ——比较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⑵ 两部门的 IS 曲线:由均衡条件 I=S 即 S(Y)=I(r) 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IS 曲线 ⑶ 包含政府部门的 IS 曲线: 2.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LM 曲线⑴ 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凯恩斯陷阱①公式表示: ②LM 曲线的推导图示: 3.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⑴ 均衡条件的公式表达:⑵ 均衡条件的图示: 解释 LM 曲线的三个区域的含义:四、总需求和总供给: 1.总需求函数(也即总支出函数):——支出总量和价格 P 的关系⑴ 公式:AD=C+I+G+(X-M)⑵ 图示: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如右图所示: 2.总供给函数: AS=C+S+T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