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_第1页
1/8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_第2页
2/8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_第3页
3/8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情境〔制定〕,让同学钟情学习 将学习中的模仿、训练转化为同学的内在必须要,是我们教学制定的追求。有这样一道题:"地球赤道周长 4 万千米,设想用铁丝沿赤道扎紧,然后把铁丝接长 10 米,问铁丝和地面之间能出现多大空隙?'这道题对同学来说是很有趣的。但怎样让同学对题目"一见钟情'呢?有位老师作了如下改善:地球的环境日益恶化。地球大吼:"我受不了啦,我快要爆裂啦!'玉皇大帝听到后很着急,心想:要是地球真的爆裂了,那全部生灵就会被毁灭。于是他决定沿地球的赤道加一道铁箍,以防地球爆裂。可是地球却直喊:"太紧了,我喘不过气。'玉皇大帝只好把铁箍松了一下,使得它到处离地球 1 米。可是松一下,铁丝不够长了,必须要再加一段,请你帮玉皇大帝算一下必须要加多长的一段铁箍? 这样的题目有故事情境,符合小同学的心理,能很好地调动同学的参加愿望。讨论发现,进行情境问题测试的同学,其成绩和个体情感的投入都优于进行传统题目测试的同学。在之后的问卷调查中,进行情境问题测试的同学有 94.7%选择"以后还希望再做这样的测试'。而进行传统题目测试的同学选择该项的只有22.5%。这就要求老师改善学习内容和形式,尽量避开重复,多让同学主动制造而减少灌输。"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制造性'。这启发我们,为了增加同学的主动性,除了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善外,还必须要结合同学的现实背景,制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性问题,避开训练中的简单重复。 适时点拨,加强学习实效性 学习要让同学明了目的,不能盲目。学习中,必须要老师及时分析同学的错误成因,适时介入,并依据同学的不同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学习。 有一道找规律题目如下:2000,400,80,( )。有个同学说:"前面的数除以 5,就得到后面的数,所以805 就可以得到答案 16。'另一个同学说:"老师,我算出的答案也是 16。可是,我找的规律跟他们的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2000+2000=4000,去掉一个 0,就是 400。400+400=800,去掉一个 0 就是 80。80+80=160,去掉一个 0 就是 16。所以,最后一个数是 16。' 这个同学的规律,其他同学是不是听懂了?他与别人的规律是不是真的不一样?假如不一样,有什么联系和不同?老师在这儿引导其他同学探讨这个同学的算法,是非常自然而必要的。这个同学用到的"加法'是第一级运算,运算程度最低,也最简易,在说到除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