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1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 1 重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 1-1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10 月)高发。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非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1.3 致病食品:主要为沙门氏菌污染的的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1.4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2 临床表现2.1 埋伏期:一般为 6 h~48 h。间或长达 4 d。2.2 主要症状及体征2.2.1 胃肠炎型:最常见。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症状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病程一般为 3 d~7 d。2.2.2 败血症型:多见于儿童、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败血症因沙门氏菌侵入血循环引起,可导致多种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3.2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3.3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3.4 必要时可测定沙门氏菌分离株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 4 倍)。3.5 沙门氏菌检验根据 GB 4789.4 进行。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可确诊。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几个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即使无可疑食品或未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也可确诊。4.3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而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未检出沙门氏菌,则不可确诊。附录 1-2 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生在 3 月~9 月。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EA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