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25目录前 言1 总 则2 术 语3 基本规定3.1 照明方式和种类 3.2 照明光源选择 3.3 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4 照明数量和质量4.1 照 度 4.2 照度均匀度 4.3 眩光限制 4.4 光源颜色 4.5 反射比 5 照明标准值5.1 一般规定 5.2 居住建筑 5.3 公共建筑 5.4 工业建筑 5.5 通用房间或场所 6 照明节能6.1 一般规定 6.2 照明节能措施 6.3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6.4 天然光利用 7 照明配电及控制7.1 照明电压 7.2 照明配电系统 7.3 照明控制 附录 A 统一眩光值 (UGR) 附录 B 眩光值 (GR) 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前 言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5 年工程建设标准法律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25]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25 进行全面修订而成。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讨论,仔细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 7 章 2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照明数量和质量、照明标准值、照明节能、照明配电及控制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修改了原标准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补充了图书馆、博览、会展、交通、金融等公共建筑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更严格地限制了白炽灯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灯应用于室内照明的技术要求;补充了科技馆、美术馆、金融建筑、宿舍、老年住宅、公寓等场所的照明标准值;补充和完善了照明节能的控制技术要求;补充和完善了眩光评价的方法和范围;对公共建筑的名称进行了法律规范统一。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编:100013)。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规划建设进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讨论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