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知识结构老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精深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是做一个老师的基本条件。老师应该深化钻研自己所教学科,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逢其源。老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具有理论性、基础性、系统性和有用性等特点,以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一个老师假如常常在教学中显露出对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无知和浅薄,甚至出现常识性的错误,那么他就已经失去了做老师的基本资格。实践证明,学生或许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教学技巧的缺乏,但却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此外,老师还应注意其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以保持所教学科促进学生进展的教育价值。2. 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老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以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为中心,对相关学科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老师的博学,是建立老师威信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学生往往把老师当作“无所不懂”的知识的化身。同时,处于信息开放环境中的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常会给老师提出超越专业范围的问题,老师面临这些问题,没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是不行的。老师具备了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3. 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老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掌握教学教育的规律与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著名特级老师魏书生说:“我的教学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要仔细学习教育理论,把学与教的规律搞清楚了,人人都可以有上百种方法把学生教好。”“教书育人涉及一系列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方面的问题,越思考越觉得自己所面对的未知领域极其宽阔、新奇,这更激励我潜心于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中探求教书育人的真知。” 老师的教学能力1. 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老师的教学并不是简单重现教学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老师常常要根据所了解的学生学习实际而对教学内容作教学法的加工处理,以使教学内容更便于老师驾驭和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表现为精心而巧妙地处理好教学中的矛盾关系:(1 )取与舍。(2 )主与次。(3) 详与略。(4 )简与繁。(5 )小与大。(6 )含与露。2. 多讯道教学表达能力。(1 )音声讯道。主要指口头语言及副语言表达。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表达手段,要求准确、精炼、生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