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闻 采访 写作 背景 178 导语 人大版《新闻写作教程》 一、 关于导语的认识 新闻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新闻导语的写作。 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在新闻工作中,最高的嘉奖之一就是让人说作者的导语写得好。 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二、导语的任务 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消息,使人“一眼便知”。 读者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新闻的要害。 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读者接触新闻媒体,大多是“无意注意”——并不是带着某种专门的目的特意去寻找某个新闻。 例子: 【德新社伦敦(2000 年)12 月 31 日电】 今日公布的令人震惊的心统计数据显示,烟民每吸一支烟就减寿 11 分钟。 【路透社华盛顿(1998 年)12 月 17 日电】 讨论者们今日说,入睡的鸟儿不仅会做梦,而且他们梦到的事情可能就是白天唱过的歌儿。 3、导语为全篇定音。 亨利·费厄莱说:任何一个新闻记者,只要他曾经为写作导语而绞尽脑汁,就会深知,写作导语为什么如此费劲。因为导语对于他和读者来说都很重要。导语的写作使得他的精力高度集中,迫使他做出决断:这条消息里什么东西重要,应该强调什么;而且导语怎么写,会应影响到这条消息的其余部分。 例子: 【路透社华盛顿(1996 年)4 月 11 日电】 美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一开头就有一句短短的告诫语:“一切想制造纪录的人都得自己冒很大的风险。” 导语写的好就是找到了能点名消息本职的一个短语、一条引语或一个事实。 三、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 导语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如某人讲话中特别值得注意的部分。 例子: 本报讯 今日上午 9 时,副市长张白发有一次来到亚运村安慧里 2 区 18 号楼,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今日他带来了北京市城建系统几乎所有的局长、总经理。 本报讯 今日上午,在亚运村安理会 2 区 18 号楼前的空地上,副市长张白发当着城建系统几乎所有局长、总经理的面,宣布扣发本人一个月工资,以示自责。 上面两条导语中,前条并没有在导语部分交代张白发做了什么事情。读者关怀的最核心的事情没有交代,自然无法吸引读者。 有些消息的导语,即使神罗了部分新闻要素,只强调某一点,其叙事依旧是清楚无误的。 2、 将最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