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应急准备1、组织机构及职责项目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组员:项目副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专业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值勤员。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1.2、培训和演练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组织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事故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2、应急响应应急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挥对污染源及其行为进行控制,以防事态进一步蔓延或扩散,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封锁事故现场。同时,通报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及公司值班电话。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责令项目部立即停止生产,组织事故调查,并将事故的初步调查通报公司应急小组组长。公司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故通报后,上级当地主管部门,等候调查处理。3、污染源和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3.1、污染源和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施工现场使用、储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可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 1 号目标、2 号目标、3 号目标、……。3、Z 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及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露等。4、救援队伍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抢救队、义务消防队、通信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施工过程中各类可能的污染事故的处置任务。公司的医院或医务室应承担中毒伤员的现场和院内抢救治疗任务。5、制订预防事故措施对已确定的污染源和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实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开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同时还应制订,一旦发生大量有害物料泄漏、着火等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6、污染事故处置制订污染事故的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6.1、处置方案。根据危险目标模拟事故状态,制订出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方案,如大量毒气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