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目标:两则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方法的问题)1.知识与技能: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初步了解研究报告的特点和文体格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分析讨论两则阅读材料,初步学会围绕问题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为下一步做简单研究活动做铺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报告的作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实际创新能力。重难点:了解研究的步骤,学习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研究方法。课时准备:学生预习材料、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2分钟(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话题)二、设置学习竞赛情境。12分钟学习二篇阅读材料,说说你从中了解了些什么?1、(放开热闹)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对内容谈的多,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作者的文章一看就明白。)2、这两篇文章形式上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师归纳文章特点:(出示课件研究报告的特点)因为作者提出问题——又写出了自己怎么研究的——最后写出了问题的结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真实准确的,具有科学依据。3、旁观第一篇小作者的研究过程看能让我们学到什么?(学习研究方法)。师板书:研究的方法──收听天气预报(收集信息)列成表格(整理信息)向专家请教(分析信息)3、(小高潮)深入作者内心(运用采访形式现身说法)说说作者的具体做法的背后故事,重点要让学生感受作者收集的坚持,如“悄悄”表示作者没把握但又想一探究竟、信息整理时的无关材料的删除做法(传授心得),得到相关联系的欣喜(成功)与困惑,如问过老师,上网查过始终不得要领,最终还是爸爸帮忙联系他的同学(学会借助一切信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才水落石出。(学生得到启示观察要有连续性,表格要整理好一目了然、才能从中发现规律,——遇到问题不放弃。)三、设置情境,学习第二则材料:12分钟(表演形式转换)1、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异。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二则阅读材料,找找调查研究的方法。(师在收集信息下板书:查阅书籍、报刊,走访有关部门,向别人咨询,上网)2、将两个表格进行比较,运用表演法再现小组合作分工的研究过程,看看它们的异同,重点是再现研究问题的不同搜集信息的方法不同大家既分工又合作,信息量大、涉及方面多,分析复杂,形成看法多,最后执笔写出研究报告形成了知识成果。3、归纳学习收获,出示课件(研究的方法)这两个研究的结论,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具有科学性。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过渡2分钟(教学完整性):看学生的创造力得数,揭示中国学生的创造力低的原因是研究性学习太少,填鸭式学习方式多造成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实践活动四、(展示性高潮)8分钟小组讨论交流: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让你确定一个内容进行研究,和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选择这个研究内容的理由,你准备怎么研究?。五、布置作业:1分钟(出示课件)想想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把你的想法和同学家长交流交流,请他们给你提提意见,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均可,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我也要做研究”。板书设计:怎样利用信息做研究收听预报、观察——列成表格——咨询专家(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查阅书籍报刊——列成表格——形成观点走访调查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