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通事古尔马浑(郑命寿)考 在清朝崛起并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归顺满洲的汉人,尤其是入旗汉人起过纯粹满人所不能的作用,已是学界共识。事实上,除汉人外,还有朝鲜人、蒙古人也起过类似作用。本文所涉及的朝鲜通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几乎不被注意。他们或被掳,或主动投靠,成为满洲八旗的一员,并凭借其通事地位,影响着后金与朝鲜的关系。古尔马浑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通过此人,可以较为深化地了解朝鲜通事这个特别群体,还能透视清初政治中某些不为人注意的特点。古尔马浑原名郑命寿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附载满洲旗分内的高丽姓氏中,有一个正红旗包衣人“古尔马浑,世居恩山县地方,国初来归。原任通事官。其子白晋魁原任护军校,孙莽董仪、皮占俱原任护军校。” “古尔马浑”的满语是“gūlmahūn”,原意为兔子或地支之“卯”,满族人以动物命名是常见的,这个朝鲜通事取的就是一个常见的满族名,与清宗室阿敏第三子同名,曾一度引起我的疑惑。在查对史料的过程中,发现通事古尔马浑在朝鲜也极为有名,原名“郑命寿”,间或也被译为“孤儿马红”或“谷儿马”,活跃于仁祖、孝宗两朝,影响至显宗朝犹存。但在中国撰写的明清传记中,除了阿敏子固尔玛浑外,根本没有提到这个满化的朝鲜人。 朝鲜仁祖二十三年闰六月甲申,清廷派“工部尚书兴能、礼部启心郎邬黑、通事官孤儿马红以香币牲醴赙禭谕祭于世子”。 朝鲜孝宗三年十二月丙辰,清使敕曰:“今差内院学士苏纳海、梅勒章京胡傻、理事官谷儿马赍带被获人至王前讯明拟议具奏”。 朝鲜《仁祖实录》记载孤儿马红即郑命寿的说法,初见于《沈阳状启》。癸未九月初二日状启,“上使户部丞政陈乃贱他马、副使国史院正乃噶林氏、大通官孤儿马红乃郑命寿是白乎弥”,应是朝鲜修实录的原始依据。 显然,郑命寿的满语名 gūlmahūn,因音译不同有“孤儿马红”、“古儿马”、“古尔马浑”、“顾尔马浑”等区别。朝鲜实录中有关郑命寿的记载比比皆是。 朝鲜《仁祖实录》载:“命寿,平安道殷山贱隶也,少为奴贼所掳,性本狡鲒,阴输本国事情,汗信爱之。” 朝鲜《孝宗实录》载:“领议政郑太和曰:闻郑命守罪废,此诚幸矣。上曰:见其咨文,数命守罪状如彼而犹免于死,可知彼中刑法之坏乱也。且命守之奸黠特甚,不死则恐有死灰复燃之患耳。” 朝鲜《显宗实录》载:“命寿,西关人,而被掳于清国,以通官用事。困暴我国,罔有纪极。” 总之,郑命寿原为朝鲜平安道殷山人,少年被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