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苗木供应方案一、樟子松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常绿针叶乔木,树干通直,树高可达 30 米,胸径可达 80 厘米,寿命一般 150〜2 年,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西部,一般常见于阳坡上部、山脊顶部或分水岭。樟子松耐干旱、耐严寒,适应性强,是我国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其冠形漂亮,枝叶苍劲、挺拔,四季常青,生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喜光、喜干凉,能耐-25C 低温,在棕壤、淋溶褐土上生长最佳,酸性、中性及石灰岩母质的钙土均能生长,适应性强,是重要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樟子松不易生根,移栽不易成活,种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旺盛、保持良好树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下对樟子松大苗移植及管理阐述几点关键技术要点。1.起苗1.1 准备工作为保证所起苗木的土坨完整,起苗地不宜选择沙土或砾质土,要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肥力较好的壤土和中壤较为理想,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均不易成坨,且操作困难,一般以土壤持水量 45%〜55%为宜。如遇山地苗,尽量避开圃地的大石块,以免散坨或偏坨。1.2 起苗①土坨规格起苗所带土坨的规格,依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土坨越大成活率越高,生长越旺盛,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② 起苗剪根依据所带土坨的大小,起苗时在土坨直径的外围先向下直挖 20cm,然后斜向里挖,使土坨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呈陀螺状,遇直径大于 1cm 的根要用剪枝剪剪断,不要以工具铲或刨,以防散坨裂根。在起苗过程中禁止以用力推、扳、的方式拉断根起苗。③ 土坨捆绑土坨捆绑是为了保证起运过程的土坨完整,减少植株失水,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当土坨挖至陀螺状底部还有少部分连接时,由一人用支杆顶住树干慢慢倾斜,另一人将土坨底部与土壤连接处铲断,再开始对土坨缠绕草绳。首先将草绳在苗木根茎部绕一圈并打结,留出30cm 的绳头,然后以垂直于树干向外的方向在土坨圆周上均匀分布地缠绕,每缠一圈过来在根茎处绕 90 度再缠一圈,视土坨大小如此缠绕 4〜8圈,再滚动土坨水平缠绕 3〜5 圈,将绳头打结于根茎处。土坨的捆绑密度视土质和土坨体积而定,一般来说,质地较软的土壤可小些;土坨体积较大的应多缠草绳子,以免搬运过程中散坨。2.包装:2.1 护干、护土球:将乔木主干、大型主枝用草绳密绕,这样在挖运时可避开树皮擦伤主枝撕断。要保护好原有土球和新生根。2.2 冠:用草绳将树冠适度捆拢,以防止挖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