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进展史概述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进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进展,而且随着微电 子 和 半 导 体 制 造 工 艺 的 进 步 , 集 成 度 不 断 提 高 °CPLD/FPGA、ARM、DSP、A/D、D/A、RAM 和 ROM 等器件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界限正日趋模糊,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得已实现.以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为物质基础的 EDA 技术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设计界限,使硬件系统软件化。这已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进展趋势.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进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进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进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讨论工作进展的很快。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讨论有特别贡献,他在 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讨论上,楞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 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楞次定则).其后,他致力于电机理论的讨论,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楞次在 1844 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独立的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焦耳-楞次定律)。与楞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讨论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电机工程得以飞跃的进展是与多里沃一多勃罗沃尔斯基的工作分不开的。这位杰出的俄罗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