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在各不同阶段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以保证安全有序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从评价依据、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工程分析、评价方法、对策措施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分析。一、评价依据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种法律、法规、标准、法律规范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虽然安全和卫生法规、标准和法律规范各有自己的法规体系,但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一些相同的法规、标准作为依据,例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l2801?9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2025-05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法律规范》(GB52025-05)、《工业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2025-0599)等等。二、评价的流程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流程是:1.收集各种与评价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法律规范,企业提供的各类安全卫生技术、管理文件资料、运转记录,以及现场的安全卫生情况等。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制定相应的评价计划或评价方案,以指导评价工作按时有序地开展。3.在获得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对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并明确其存在的部位或环节。4.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或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并选择评价方法。5.利用选定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或综合评价,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6.结合现场或类比现场实际情况或可行性讨论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程技术措施等进行客观评价。7.针对辨识、评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8.做出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论。9.在评价过程当中要对评价报告进行反复的审核、修改、完善工作,确保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质量。三、评价内容由于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差异,职业病危害评价侧重对作业环境中可能影响企业员工身体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重点在于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在部分评价内容方面有一定的交叉,比如在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方面,都要求:厂址选择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对厂址的影响;考虑当地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