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肥达试验实验日期院 系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一、实验目得学会肥达反应得原理、方法以及结果分析。理解肥达反应在伤寒与副伤寒杆菌感染检测中得应用。二、实验器材试剂:生理盐水、患者血清、伤寒杆菌 H 菌液、伤寒杆菌O菌液、甲型副伤寒杆菌 H 液、乙型副伤寒杆菌 H 菌液器材:水浴锅、冰箱、小试管 3 2支、试管架、记号笔、移液枪三、实验原理1、伤寒杆菌有三种抗原:分别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 抗原)、体表抗原(Vi抗原)。其中以 O 抗原及H抗原得抗原性较强,而 Vi 抗原得抗原性不强,且相应抗体效价低且为时短暂,随细菌得消除而消逝,故不列为肥达试验得检测项目。(但其检查有助于发现伤寒带菌者。)当抗原遇到特异性抗体(抗O及抗 H)时,便会发生凝集反应,通过对凝集物量多少来推算病人体内抗体得多少,以协助诊断、治疗及推断预后。2、用已知得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与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H 抗原得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得试验。四、实验过程及步骤1、 取清洁小试管 3 2支,分成 4 排,每排8支,依次编号。2、32 支小试管,用移液枪各注入0、5ml 生理盐水。3、第一管内加入1:10 稀释得患者血清 0、5 ml,用 1 m l 吸管吹吸三次,混匀,吸出 0、5ml注入第二管作对倍稀释,……依次稀释至第7管,弃去0、5m l,第 8 管为对比。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以相同步骤加入患者血清。4、 第一排各管内注入伤寒杆菌 H 菌液 0、5 ml;第二排各管注入伤寒杆菌 O 菌液 0、5ml;第三排各加入甲型副作寒杆菌 H 液0、5ml;第四排各管加入乙型副伤寒杆菌 H 菌液 0、5ml。5、 置于 56℃水浴箱 2~4小时。6、放冰箱过夜或放3 7℃水浴箱18小时后观察结果。7、 结果观察最强:上液澄清,细菌全部凝集沉淀于管底。强:上液轻度混浊,细菌大部分凝集沉淀于管底。弱:上液混浊,细菌少部分凝集。不凝:液体呈乳状与对比管相同。五、实验总结1、结果与分析:先观察对比管,正确结果应无凝集现象,再观察各试验管得凝集现象,凝集程度以“+”多少表示之。(+++)最强,上液澄清,细菌全部凝集沉淀于管底。(++)强,上液轻度混浊,细菌大部分凝集沉淀于管底。(+)弱,上液混浊,细菌少部分凝集。(-)不凝,液体呈乳状与对比管相同。效价判定:以能出现“++”凝集现象得血清最高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