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文科)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内.(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预测数据.据此完成1~2题.年份(年)201520202030人口总数(亿)13.714.214.5生育率(%)1.5~1.61.81.8出生人口性别比(100女孩)113.5112107人均预期寿命(岁)76.377.37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60701.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A.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2.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①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是“我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读图完成3~4题.3.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4.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读图,完成5~6题.5.上海市人口倒挂区()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6.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城市()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9~10题.年份指标甲国乙国2000老年人口比重/%6.916.2老年抚养比10.024.82010老年人口比重/%8.517.0老年抚养比18.625.62020老年人口比重/%11.920.8老年抚养比26.333.09.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10.2010~202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城市()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C.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少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12.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ad13.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热量②土壤③地形④国家政策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14~15题.地区面积(万km2)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万人/km2)甲12.638乙133.5427丙11.5486丁250414.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15.造成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面积D.水源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