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辨识及排查制度1 目的为了进一步法律规范和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提升重大危险源管理水平,消除事故苗头,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结合公司事故管理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3 编制依据和术语3.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法律规范》3.2 术语(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4 职责4.1 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监控、登记建档及备案工作。(2)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落实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做好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必须确保责任到人。(3)完善规章制度,法律规范日常管理,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4.2 各部门(1)负责本部门辖区内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管理,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2)分别建立本部门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台账,以备公司检查。(3)配合公司定期的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5 内容与要求5.1 重大危险源辨识5.1.1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确定公司重大危险源。5.1.2 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的生产场所、压力容器、储罐区、锅炉设施、压力管道等危险性大的区域以及企业内存在的重大设备设施等。5.2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1)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部分,尤其应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潜在的工艺缺陷、失误因素和预防重点。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等级一般分为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5.3 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其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种类及基本特征、重大危险源相关图纸和图片、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及检测报告、事故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