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得好,不但能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而且也能有效预防食品中毒。为此,特制定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制度。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而且有明显标志。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而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三、盛装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容器,不得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清洗后,才能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四、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必须及时消毒、清洗晾干。五、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要及时清洗、晾干。六、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七、采买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上,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食堂原料采购制度1、要严格遵循食品采购的卫生要求,严把食品采购关,并科学、合理地贮存食品。 2、食堂原料采购必须到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签订合同,建立档案,以保证其质量。要确保食品及原料进货渠道的可靠、法律规范,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 3、严禁采购以下食品: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4、严格入库登记制度:采购的食品,均应具备相关证明,特别要进行农药检测和留样;要严格审批手续,对证明材料不全,没有入库记录的食品及原料严禁入库。 5、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未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原材料采购索证制度1 不得采购腐烂、变质、超期、标志不全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和食品。2 采购时须向商家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疫合格证。3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准,标出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4 运输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车辆应专用清洁,不得与有毒物、污物混运,以防止交叉污染食品。5 采购无法索要生产资质情况的农副产品时,需对方提供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地址等。食堂留样试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