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究课三 高考中数列不等式问题的热点题型高考导航 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和性质,题目多为常规试题;二是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问题;三是结合函数、不等式(放缩法)等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大,涉及内容较为全面,试题思维量较大.热点一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时,重点在于读懂题意,灵活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解决问题,求解这类问题要重视方程思想的应用.【例 1】 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an}不是递减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Sn(n∈N*),且 S3+a3,S5+a5,S4+a4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 Tn=Sn-(n∈N*),求数列{Tn}的最大项的值与最小项的值.解 (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因为 S3+a3,S5+a5,S4+a4成等差数列,所以 S5+a5-S3-a3=S4+a4-S5-a5,即 4a5=a3,于是 q2==.又{an}不是递减数列且 a1=,所以 q=-.故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1)n-1·.(2)由(1)得 Sn=1-=当 n 为奇数时,Sn随 n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 1Sn-≥S2-=-=-.综上,对于 n∈N*,总有-≤Sn-≤.所以数列{Tn}最大项的值为,最小项的值为-.探究提高 解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既要善于综合运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求解,更要善于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具体分析,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训练 1】 (2017·乐清模拟)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Sn,满足 S5-2a2=25,且 a1,a4,a13恰为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2)设 Tn是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否存在 k∈N*,使得等式 1-2Tk=成立?若存在,求出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d≠0),∴解得 a1=3,d=2,∴an=2n+1. b1=a1=3,b2=a4=9,∴等比数列{bn}的公比 q=3,∴bn=3n.(2)不存在.理由如下: ==,∴Tn==,∴1-2Tk=+(k∈N*),易知数列为单调递减数列,∴<1-2Tk≤,又=∈,∴不存在 k∈N*,使得等式 1-2Tk=成立.热点二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规范解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是高考必考的热点题型,求通项属于基本问题,常涉及与等差、等比的定义、性质、基本量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