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老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反党与国家方针政策得言行。 ﻫ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仔细备课上课,仔细批改作业,仔细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怀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怀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卑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养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育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得唯一标准。 ﻫ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法律规范,举止文明。关怀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究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ﻫ (一)师德就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得职业道德 ﻫ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她职业道德有着更高得要求,这就是由老师职业得特别性决定得。从根本上说,老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她得职业有相似之处,都就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就是老师职业与其她工作又不一样,她得服务对象就是人,她们得劳动在于培育、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得影响。老师得地位、作用与职业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较高得素养。所以,社会对老师得职业要求比一般得职业更特别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就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得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她理想中老师应该具备得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得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师得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她所开创得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与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得全部工作就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 200 7年 8 月在全国优秀老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得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得师德,就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得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老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得共同特点。当前,老师在传播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