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讨论》课题讨论方案一、讨论背景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 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多层次的,对于教育亦是如此。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定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因为作为智能化技术, 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 信息科学技术、 人工智能等的讨论与开发, 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 而且为我们实现素养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与工具。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进展提高,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都达到基本标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网络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人教版教材教学实验, 提高我校数学老师现代化的教学水平, 已成了我校下一步教育信息化工作讨论的重点。 我们选择以 《小学数学教材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 作为讨论课题, 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应用软件,并进一步促进老师从苏教版教材与信息技术中领悟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其教育想象力,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探究应用软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新的应用价值, 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课题核心慨念的界定(一)本课题所提“小学数学” ,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信息技术”主要指教学上所应用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三)“整合”,指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国内外讨论现状述评(一) 国内现状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可以追朔到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 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是 1997 年最先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北京部的潘懋德老师提出的,他们刚开始一讨论课题的形式在全国开展讨论和推广. 2001 年下半年以来, 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一些学术机构相继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研讨会,如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讨论课题组举办的年会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沟通会”等。许多研讨会都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沟通,让与会者切实感受到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本观念,着力培育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在国内教育技术的各种报刊、 会议、文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李克东教授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动教育信息化。现在全国各地已全面展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