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纲 20 ---- 20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现代交换技术 班级:通信 11301 ~通信 11302 教材: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5 版 老师: 2025 年 2 月填表说明1. 本表为老师对所承担的教学课程的总体安排,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方式和内容等 。 2. 本表一式三份,老师所在院部、教学班学生代表各一份,老师自存一份。老师应在上第一次课时将本教纲向学生进行说明。3. 院部对本教纲执行情况每学期至少检查 1-2 次,以保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4. “致学生的话”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学习的要求,也可以是希望学生体会、领悟的一些话语。5. 考核方式是指作业、阶段测验、课堂练习、小论文、大作业、期末考试(考查)等以及每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除了期末进行的考试(考查)之外,考核方式、时间、次数、权重均由老师自行安排。例如:总成绩 = x *(平常成绩)+ y *(期末考试成绩)平常成绩 = y1 *(作业)+ y2 *(阶段测验)+ y3 *(小论文)+…+ yn * (…)其中 x、y、y1、y2、y3、… 、yn为各种考核的权重。鼓舞老师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平常的考核,降低期末考试(考查)占总成绩的权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考核方式由课程组或院部统一安排。6. 考核内容是指各种考核所涉及到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一、致学生的话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端系统、交换机)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根据约定的规则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用户使用它可以克服空间、时间等障碍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同学们将来从事电信相关方向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分组交换的本质特征是数据以分组为单位,采纳统计时分复用与存储-转发的工作模式。统计时分复用,也称异步时分复用,指将用户数据划分数据单元,若干比特,用逻辑标号(终端号或子信道号)标识数据单元,构成分组,根据先来先服务复用传输信道。属于动态分配共享资源,可提高传输信道的带宽利用率。 存储-转发,指分组数据抵达交换节点后先进行缓存,检查无错后再根据分组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和资源状况选择路由,并在选择的路由上进行排队,等到有信道空闲时,将分组经出口链路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节点或用户终端,交换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交换的国内外进展、标准法律规范及其基本理论,了解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为新型交换设备的拓展讨论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