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大纲说明总学时:72 学时,其中面授 24 学时,自学 48 学时适用专业:经管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财政与税收是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将财政学与税收学的有关知识与国家财政与税收政策、企业的具体业务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既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政策分析,又有实际的业务知识,是一门有用性、政策性较强,对从事实际经济活动有重要使用价值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充分认识国家财政、税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税种的计算,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提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有关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2.掌握主要税种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法。4.在教学手段上采纳多媒体、录像、英特网等手段。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要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注重课堂讲授的理论的循序渐进,注意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结合和运用,尽量采纳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授课时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案例分析,课后适当布置作业,以鼓舞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四、大纲的使用说明本课程与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现行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有关内容作较为切合实际的说明。大纲正文财政篇第一章 总论 学时:12 学时(面授 4 学时,自学 8 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财政及产生与进展2.财政职能3.财政与经济的关系重点:财政概念,财政的职能,财政与经济的关系。难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政的基本概念一、财政的一般概念二、财政的产生与进展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与作用一、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二、财政的作用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一、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二、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第二章 财政收入 学时:12 学时(面授 4 学时,自学 8 学时)本章讲授要点:1.财政收入及形式2.财政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3.财政收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