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眼睛》教学设计资料 一、 教材理解 本课为科普小品,介绍了青蛙的习性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人们利用这一特发明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的情况。全文共 4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样是死苍蝇,当面它不动时青蛙不吃,但让它动起来时,青蛙很快就把吞了。第 3 自然写对发生上述现象原因的解释: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第 4 自然段写人们据此制成了电子蛙眼,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二、 教学目标 1、 培育学生观察、讨论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制造都源于对动物的讨论。 2、 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 13 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 能给第 1 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 4 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 读懂第 3 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三、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什么最有兴趣,还有哪些问题。 2、 教学第 1 自然段。 这一段有 4 句话。第 1、2 句写青蛙最爱吃什么。第 3、4 句写它捕捉昆虫的本领极大。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可着重让学生通过有关词语体会青蛙善于捉虫的表现和原因,再完成课后第 3 题。 3、 教学第 2 自然段。 本段共 5 句。第 1、2 句写青蛙不吃死苍蝇:第 3、4 句通过一问一答,告诉我们青蛙并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才不爱吃:第 5 句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青蛙把死苍蝇给吞了。可引导学生比较第2、5 句中青蛙的表现有哪些不同,并据此推测原因,初步解释这种矛盾现象。 4、 教学第 3 自然段 这一段揭示了前一写到的矛盾现象发生有根本原因,在于青蛙的眼睛很特别。可利用作业本第 5 题进行教学。对于说明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捷那句话,还可通过与虫子在飞它都能分辨清楚一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话是怎样用只要不管的句式把青蛙眼睛有敏锐写具体。 5、 教学第 4 自然 这一段写人们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立即推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6、 知识拓展。 (二)媒体运用 有青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