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_第1页
1/14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_第2页
2/14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_第3页
3/14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 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这是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中心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扉页上的联语。他告诉世人:华厦何氏,源于安徽庐江。 一,何氏起源 汉民族姓氏源于商姬,进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浈阳水木记》(东汉•何顒著)载: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韩,乃战国时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 238—230 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时秦国日亦强大,韩瑊便进谏韩王安要严加提防。韩王安不从,韩瑊便辞官隐退。时不多久,秦相继并吞六国,韩王安被虏。国破家亡,韩瑊便携妻姜氏“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为业。”是年,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原韩国境内),遭遇刺客伏击,险些丧命。秦始皇怀疑这是被灭亡的韩国残余贵族所为,于是便下令全国查访,凡原韩国王室子孙一律斩杀,以绝后患。一日,韩瑊停舟渡口,忽有来人诘询姓氏。时天寒地冻,韩瑊便手指舟下河水答曰:“此为吾姓”。意思是以水“寒”喻“韩”字,因当时韩瑊不知来人身份,并非有意要隐瞒真姓。岂知来人没有领悟其意,亦指舟下河水追问道:“为河姓?”韩瑊笑应之:“姓氏从人,岂从水焉。”于是来人便以何姓记录在册继而离去。事后韩瑊得知前来打听姓氏之人乃秦始皇所派密探,惊骇之余深为感叹:“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启也。”于是便改姓为何,名何瑊。并建房造屋,开荒种田,正式定居庐江。何瑊夫妇“力田讲礼,庐人重之,皆寿百年。”死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冈,后代培附埠垒垒,世人因名何坟冈。”此坟至宋代尚保存完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吏部尚书、著名学者李光到庐江过何坟冈,曾题诗一首:“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宋•李光《荘简集》)何瑊公夫妇共育有三子,长子何通,次子何适,三子何遇。三个儿子均秉承父德,“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家族人丁兴旺。时至东汉,何氏已进展成当地的名门旺族。影响较大的有何胤、何求、何点三兄弟,曾先后官至太守,且都“利民革奸,政声远播。”但他们又都淡漠功名富贵,继祖辈之志先后归隐,被世人称之为何氏“三高”。而如今,全国何氏家族春节时仍要在门上贴出“三高门第,四友人家”的对联,盖源于此。在后汉、魏晋、六朝时期,何氏宗族更是人文称盛。其中经学大师何邵公,道学大师何允,玄学(哲学)大师何晏等人,锐意学术讨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何 氏 起 源 在 庐 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