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中包含得哲学道理1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2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得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3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瞧喧闹,内行瞧门道——意识就是对物质得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得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得本质与规律。 4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得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得反映。 5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进展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得力量。 7 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8 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9 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得唯心主义思想。 10 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善——意识决定物质得唯心主义思想就是错误得。 11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瞧自小,马瞧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瞧天色,进门瞧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得普遍性。 12 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得联系。 13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得手短,吃人家得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是话就有因,就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得因果联系。 1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得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得自觉性与预见性。 1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根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16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17 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视部分,以大局为重。 18 站得高,瞧得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整体与部分得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对部分起统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