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证程序在审计实务的作用摘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工作中恰当地设计和实施函证程序,可以应对舞弊带来的风险,也能够为相关审计认定提供可信度较高的审计证据。作为审计程序中的一种,函证是注册会计师直接向第三方取证,从而取得的可靠的证据。函证审计程序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预付款、往来款、长短期借款等一些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完善,假如函证审计程序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缺陷,会导致函证审计程序无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2 号—函证》明确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中,需要恰当的设计和实施函证审计程序,进而获得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笔者通过介绍函证程序的内容,就执行函证审计程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几点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函证程序;审计准则;审计风险 一、函证的重要意义 函证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他可以为审计人员开展进一步的审计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撑,由于函证是直接从被询证者那里猎取审计证据,因此比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加可靠。然而,在实际到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实施函证审计程序的情况并不乐观,中注协等行业监管者对审计机构函证审计程序的专项检查中发现,若干会计师事务所函证程序存在违规行为,主要体现在函证程序没有全部覆盖,没有记载被审计单位未回函的原因,回函与账面金额不符的情况下,没有执行替代测试审计程序,以获得其他审计证据。上述的情况充分的表明,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中,依旧存在函证审计程序执行不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情况。函证审计程序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开展函证工作较为被动,函证审计程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较为困难,存在被审计单位和询证者对象串通舞弊的风险,因此难以保证所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近年来,国内对函证审计程序法律规范性问题的呼吁日益强烈。为了提高函证的质量和可靠性,财政部、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出台了诸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 2 号—函证》、《财政部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法律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和标准,对函证和回函工作予以法律规范和指导。 二、函证的内容 函证是审计人员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直接获得账户余额、合同等书面回复,将被审计单位的书面确认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人员在实施函证程序前,需要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生成经营情况、内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