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培育实习生成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护理人员。第一阶段,岗前培训,适时进行思想品德及素养教育,尽快实现护生角色的转换。1. 入科教育:(1)介绍环境设施;(2)制度;(3)人员;(4)工作流程;(5)本科常见病种及护理常规;(6)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及服务态度的重要性;(7)安全护理;(8)纪律;(9)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及临床带教路径表,出科考试要求;(10)思想教育。每一条具体细化:如服务态度方式:微笑服务、尊称制。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员,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2. 组织学习医院规章制度、护士职责、护士礼仪与行为法律规范、医院感染知识,使护生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业道德责任,点燃护理工作的热情。第二阶段,熟悉病区环境,了解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1. 介绍本科室环境布局(包括床位号顺序、病房结构、传呼系统、常见物品、抢救药品的放置、消防设施)、专业特点、护理常规、技术操作、人员分工等,使她们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以摆脱陌生、恐惧的紧张心理,了解各班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各种规章制度。2. 组织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之懂法、知法、守法。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确保安全。第三阶段,强化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疾病的常规护理及技能操作和护患沟通技巧。1. 操作能力的培育: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实习生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注重个性化教学,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首先让护生从理论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过实践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第二遍开始由护生独立操作。老师帮助完成。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再让护生强化训练。对动手能力较弱的护生,带教老师应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鼓舞护生大胆操作,动作不法律规范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对动手能力较强做得好的护生及时给予鼓舞,增强护生的自信心,使其尽快适应角色。2. 注重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临床护理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护理操作示教和床边指导对护生进行操作训练,鼓舞护生多问,不断完善护生的知识体系,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强烈的责任心。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教学查房中要注重培育护生的沟通技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