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教案—项目 8项目 9 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制作任务 1 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学习一、案头任务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学习授课时间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形式讲授、讨论授课时数2 课时教学用具教学资源项目制作成品、课件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串行通信波特率的概念。2、理解串行口几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3、掌握串行口方式 1、2、3 的应用。4、了解多机通信原理。教学重点串行口工作方式 1 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串行口方式 1 波特率的理解。2、多机通信原理。教学过程1、通过复习提问,引出项目任务。2、串行通信的波特率。3、串行口工作方式 1、2、3。4、串行口应用举例。5、多机通信原理简介。教学后记二、教学实施过程实施环节教学内容导学方法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互动沟通复习提问1、串行口方式 0 是如何完成串行数据的发送的?2、方式 0 主要用于什么?方式 0 能用于双机通信吗?本项目的终极目标是制作单片机双机通信电路。提问导思导入在项目 8 中学习了串行口方式 0 的应用,但要进行双机通信时,要采纳串行口的其他工作方式。下面,我们在进行项目制作之前,学习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启发学习积极性讲授新课一、MCS-51 单片机串行口的波特率波特率是反映串行通信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串行口每秒钟发送或接收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波特率,单位为 b/s,即位/秒。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这四种工作方式对应三种波特率。工作方式 0:波特率为=fsoc/12,不受 SMOD 位影响。工作方式 2: 波特率=2SMOD×fsoc/64 (9-1)工作方式 1 和方式 3:波特率=2SMOD×(T1 溢出率)/32 (9-2)T1 溢出率即为一次定时时间的倒数,即T1 溢出率= (9-3)其中 x 为定时初值,M 由 T1 的工作方式决定,一般置 T1工作方式 2,M=8。将式 9-3 代入 9-2,并整理后得:波特率= (6-4)当已知晶振频率和所需的波特率时,可由式 6-4 计算定时器的初值。二、MCS-51 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 1、2、3 及应用1、方式 1方式 1 是波特率可调的 8 位数据异步通信方式,发送或接收一帧信息为 10 位,其中包括 1 位起始位 0,8 位数据位和 1 位停止位 1。方式 1 的发送是在 T1=0 的条件下,由任何一条以 SBUF 为目的地址的数据传送指令作为启动发送开始的。发送时,由硬件自动生成一位起始位 0,接着发送 8 位数据位,之后自动生成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