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 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历史课是最好上的课程,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讲讲故事,胡扯一番,课就上完了,很轻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一堂能让学生事半功倍、感到幸福的历史课,并且还要有教学效果,往往与老师费尽心思设计教法是不无关系的。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老师转变角色,老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表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那怎样的历史课,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课堂的导入。导入,是老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 定调 。导入相当于 凤头 ,内容好不好听,要看上课前简简单单的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引人入胜,学生会被将要学习的内容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课堂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想去探究某些事物。要处理好导入,功夫应该下在平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到达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比方我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先向学生讲述发生在中东地区的矛盾冲突以及朝韩之间的争端问题,然后提问学生: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结果怎样?对我们人类有何危害呢?以此导入课题,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迫切想要知道答案,接下来的课堂师生配合默契,教与学都到达了目的,这样的课堂是很令人回味的。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效果一定较好。相反,一堂课下来,只讲不问,即使老师讲得生动丰富,也总嫌课堂气氛单调,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既然提问如此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从提问的数量、难易程度、提出的时机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简化了很多,往往一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