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根底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根底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 高效课堂 的根底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 高效课堂 的根底 来源: 谢佩芳 上传时间 :2025-04-06 23:27:50 点击:次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 高效课堂 的根底 今日我仔细听了张红老师的 高效课堂 竞赛课 年、月、日 一课的教学,总的感受这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课。从老师的课件准备到学生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的准备,都表达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从问题情境开始,到学生自主探究,直到找到规律一气呵成,充分表达了张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时间单位 年、月、日 ,知道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学会用歌诀、拳头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初步知道置闰的根据;学会初步推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后还知道了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听完课后,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设计情境导入才是高效的。 众所周知新授课前的情境导入设计无非是三个意图:第一,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第二,为探究铺设台阶或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三,通过复习,由旧引新。张老师的课设计的是 问题 情境导入,即 有一个抢劫犯拿着 1971 年 2 月 29 日出生的身份证出境时,立即被警察抓住了,问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样直接以问题情境开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育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个目标并未到达。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这个情境是为了迎合教学需要 伪造 的;第二,看似有趣的情境,但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知识范围;第三,超出了大局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数学的两条教学原那么来分析,一条是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那么;一条是数学的严谨性与教学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那么。因为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逐步抽象演化出来的,只有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只有在遵循这两条教学原那么的根底上设计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 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学生 把爸爸、妈妈的生日圈出来 。根据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生日普遍不了解的现象进行教育:爸爸、妈妈把我们哺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