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适宜性评价(操作步骤)根据张媛媛老师的要求,土地适宜性评价至少包括坡度和洪水淹没分析两个生态限制要素。假如学有余力,可以再分析一下道路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引导作用。一、设置分析环境在 cad 里 把 规 划 范 围 写 成 一 个 块 “ 规 划 范 围 .dwg” 。 导 入 gis 中 , 双 击 , 选 择“polygon”。右键,数据——导出数据,生成“规划范围”shp。地理处理——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shp。Arctoolbox 右键,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二、由等高线生成 DEM(数字高程模型)1.将 cad 文件导入 gis 中。双击 cad 文件名,有 5 个文件,选择 polyline。 点确定。2.选择高程大于 0 的 polyline,即为等高线,生成 shp.打开属性表。点按属性选择,elevation>0.点图层名,右键,数据——导出数据,图层名“denggaoxian”。生成的新文件加载到视图中。3.生成 TIN。3D Analyst 工具—— TIN 管理——创建 TIN。注意: height field 选“elevation”TIN 生成了!4.转栅格。3D Analyst 工具——转换——由 TIN 转出——TIN 转栅格。注意:设置栅格大小(cellsize)(栅格大精度小,栅格小精度大)。三、坡度因素评价1.生成坡度。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输入栅格选 dem。输出栅格 slope。2.对生成的坡度进行适宜性评分。点 slope 右键,打开属性表。点“符号系统”,选“已分类”,类别改为“3”。点“分类”。“中断值”:第一个填“10”,第二个填“25”,第三个不改。点确定。再点确定。对分类好的坡度重分类。3D Analyst 工具——栅格重分类——重分类。在新值一列,输入评分。(3 分最适宜,2 分较适宜,1 分不适宜)。生成“slope_r”。四、洪水淹没因素评价根据洪水淹没的高度,将 dem 分类。查找关于洪水淹没的数据,即 20 年一遇、50 年一遇、100 年一遇等的洪水淹没的高度,视资料猎取的情况,取两个值即可。(假如:只获得了20 年一遇为 60 米,100 年一遇为 70 米。)对洪水淹没因素进行评分。3D Analyst 工具——栅格重分类——重分类。在新值一列,输入评分。(3 分最适宜,2 分较适宜,1 分不适宜)。生成 dem_r。五、交通因素评价1.获得规划道路信息。假如有上位规划的 cad 就可以直接用。假如没有 cad,只有 jpg,需要配准,然后画一下(可参考《对外交通上机操作手册》)。2.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