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调查报告:超八成中学生认同“民主太重要”北京市现有中学生 49.82 万人,年龄集中在 13 至 19 周岁之间,15 岁的姜安琪是其中一个。 姜安琪是特别的。她有一个梦想,是一个看似纠结、矛盾的梦想。一方面,这名初二学生希望每天开快乐心地活着,把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苦恼都抛在脑后,另一方面,她希望好好读书,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但这样也意味着,无休止的苦恼将纷至沓来。 姜安琪也是不特别的。对她所处的这个将近 50 万的群体来说,伴随着课业压力、青春期叛逆、技术的快速变革,梦想、现实、青春、纠结等看似遥远的词汇早已成为他们的痛点,尤其在北京这一国际化大都市里,他们还时刻目睹着东方与西方、保守与开放、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的碰撞和交融,一些独立思考和个人选择的做出,已是不可避开。 从课外辅导转战课堂作业,近八成学生睡眠不足 8 小时 刻画一个群体并不容易,但假如以某个具体维度为起点,勾勒起来则显得清楚一些。比如以时间为单位,对于北京近 50 万中学生而言,其中不少人就可以如是描述:除去学校课堂上的时间,余下的是 40 分钟以上的上下学时间,1 个小时以上做作业时间,1 个小时以上的上网时间,当然,还要包括不足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徐姿是北京东城区一名中学生,她的时间基本就是这样划分的,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语文老师总告诉我们要学会思考,尤其是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和总结,但我们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哪有什么生活,即便是有,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思考。 根据北京团市委有关中学生群体的调研结果,有 80.4%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 8 小时,有 19.9%的受访学生表示在 6 小时以下。 课业压力成了充足睡眠的一大杀手。调研表明,39.2%的学生感到压力较大和压力非常大,80.4%的受访学生表示压力主要来源是学习方面,主要反映在时间的紧张程度上。 不过,与小学生形成反差的是,中学生参加课外班较少,有 45.2%的受访学生表示不参加,48.2%的受访学生表示参加 1~3 次,而小学阶段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加辅导班。 调研分析认为,中学生已经开始逐渐承受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主要来自于校内的课业。 令人欣慰的是,调研数据显示,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努力,有 69.9%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努力和努力,即使在努力的情况下,只有 22.1%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感到比较满意和很满意。 这一数据也被课题组解读为中学生主动学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