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条件。 2.能够记录物体膨胀前后的变化。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阅历预备: 喝茶的阅历。 材料预备: 普洱茶叶及装茶叶的小盘子,开水一壶,透亮茶杯 记录单(每个幼儿一张) 干木耳,菊花,紫菜,粉丝 活动过程: 一、观看导入 1、老师:小朋友们,今日我去做客,你们的老师为我泡好了茶水。喝茶的时候,我发觉茶叶有奇异的变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共享茶叶的隐秘吧! 2、幼儿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比拟干茶叶、湿茶叶的不同。 干茶叶泡进水中,体积渐渐变大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做膨胀。 二、探究茶叶膨胀的缘由 1.小试验:为每个小组泡茶,幼儿观看茶叶的变化 2.老师小结:由于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蒸炒烘焙晾等工艺将叶子中的水分都排掉了为了美观又做成不同的外形,热水冲泡后茶叶汲取水分自然就伸展了。象泡茶这样,把干的物品放进水里,体积渐渐变大,这种现象叫吸水膨涨。 三、探究其他吸水膨胀的物体,并动手记录。 1.争论:生活中像茶叶这样吸水会膨胀的食物还有哪些呢? 2.出示实物(黑木耳、银耳、紫菜、粉丝、便利面) 3.分组动手操作,并记录 4.展现共享观看结果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的上升,体积渐渐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五、完毕活动 师:今日,我们一起发觉了生活中很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消逝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好玩的膨胀》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发觉、比拟事情之间的联系。 教学预备: 1、干木耳、茶叶每组 1 盘,杯子每两人 1 个。 2、用水浸泡过的黄豆、木耳若干。 3、电磁炉、电沙锅、微波炉各 1 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你知道膨化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发觉膨胀现象。 1、出示用水浸泡的黄豆、木耳,引导幼儿进展观看,发觉没浸泡过的黄豆、木耳与它们的区分。 2、观看后请哟额说出它们变化的缘由是什么。 3、问幼儿:你还知道哪些食品会变化? 4、做一做:请幼儿用杯子盛一些茶叶,倒入一些温水,发觉茶叶遇水后的膨胀现象。 5、老师制作爆米花,幼儿观看玉米的变化过程。 三、生活中的膨胀。 启发幼儿依据已有阅历,说一说利用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