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一)煤、电、油、运行业增势趋缓,瓶颈状况有所缓解 煤、电、油、运等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受需求增速放慢等因素影响,生产增速趋缓,供应紧张局面有所减弱。据统计,14 月全国煤炭表观消费量达 6.35 亿吨,同比增长约 8.3%,较 2025 年同期下降 3.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规模企业煤炭产量 5.26 亿吨,同比增长达 12.8%,煤炭供需缺口有所减小,个别港口如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有所增加,煤炭出厂价格涨幅也仅在 1%左右。电力行业 1 4 月份总发电量同比增长为 12.9%,比 2025 年同期下降 1.9个百分点。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用电增速明显下降是造成用电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 14 月原油累计加工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7.78%,其中,汽煤柴油总产量累计增长 7.85%,增幅均比前几个月明显放缓。 主要耗能行业增速减慢是能源行业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 部分能源产品价格水平持续高位波动甚至攀升,主要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传导,并未真实反映国内供求格局的实际变化,国内需求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对外部价格冲击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建材、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增长指数高位持续回落 2025 年一季度,受铁矿石和有色金属原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多数钢铁品种、电解铝和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但受需求增速放慢影响,这些行业增长指数仍呈持续回落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放慢是主要原因。 (三)消费性制造业增长指数持续回落 这些行业多数延续了 2025 年以来的持续回落态势。其中,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作为新一代家庭耐用消费品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快速增长,从 2025 年开始出现需求增长间歇。到 2025 年 2 月,汽车工业增长景气较 2025 年 12 月份下降了 11 点,是自 2025 年 7 月汽车工业快速增长以来的最大降幅,汽车累计产销也分别增长 0.96%和 7%,创近年来新低。估计目前态势将延续到下半年,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后出现回升。 (四)部分制造业增速出现明显反弹 这类行业数量不多,经济总量也不大,但对瓶颈环节投资增长意义重大。例如,专用设备制造业近期的反弹,则与国家加大煤炭安全管理和新建煤炭能力快速增长直接相关。一定程度上,新近明显反弹的制造业领域大多属于有保有压中应该保的领域,说明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开始显现成效。 (五)消费品行业增长景气普遍回落 食品等主要消费品价格近期的上涨态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