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审计讨论[提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房地产开发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进展的支柱产业。然而,房地产企业风险大、投资大、地域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舞弊频发。房地产领域的内部审计才刚刚开始,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积极地探究。因此,加强和改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于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审计;舞弊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 年 5 月 26 日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进展起来的。1982 年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我国推动内审工作的决心。《内部审计暂行办法》于 1985 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 1994 年出台,《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紧随其后。进入 21 世纪以来,《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相继出台,这无疑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审工作的进展。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才大力进展市场经济,并没有给企业内审的进展制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尤其是新近进展的房地产行业,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一)不合理的内审机构设置。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内部管理的需要,它是内部制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和进展起来的,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具有强大的行政命令色彩。另外,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董事会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审计委员会直接由董事会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独立性很强。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裁负责,一些公司还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属于公司的会计部门或纪律委员会、监察厅。这表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不是很合理,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人员素养偏低,缺乏综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房地产开发属于固定资产直接投资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管理内容,从前期科研、策划到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招投标、成本控制管理,每个阶段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相互配合。所以,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从技术到经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而且其知识构成要不断更新,否则,就会因其管理行为的局限而使企业的管理体系产生漏洞。但是,目前很多公司的内审人员来自于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但由于专业知识面狭窄的限制,不具备现代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