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老师先进事迹材料:马背上的校长最美乡村老师先进事迹材料:马背上的校长 最美乡村老师先进事迹材料:马背上的校长 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 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漂亮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老师后继有人。 主要事迹 1.扇子林教学点始建于 1975 年位于金鼎山密林深处,涵盖 3 个村民组 40余户人家,最少时只有 8 个学生,最多时也只有 30 多个学生,学生们到学校的两条路都有七八公里长,往返需要 5 个小时,大山陡峭灌木丛生,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当年 18 岁的徐德光整整用一年的时间砍出了一条 5 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后来又用黄土、竹篾夯起 3 间土屋,附近的孩子才开始有了读书的地方。 2.徐德光校长的家住在山下的金庄村。为了节约来往学校的时间,10 年前他和妻子卖了两头猪和一些粮食,花一千多元自费买了一匹马作为交通工具,到现在已经换了两匹,现在用的这匹马名叫 白龙 。山里孩子上学路远,路又难走,碰上雨天徐校长便骑着马到学生家里接他们上学,学校用的教科书、教具、生活用品全靠他的这匹马驮上山。至今那匹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白马还陪在身边。一次,他从马上摔下来,被摔得头昏目眩,顿时失去了知觉,幸好有群众上山干农活发现了他,将他扶回家,经医生诊断为胸肋骨折。家人心疼地劝他放弃,他淡然一笑:为了深山里的孩子们将来有长进,就算豁出这条命也值。 3.这间只有 4 个年级的学校被称为 马背学校 。2025 年凝冻后的大年 30,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走了 3 个小时来到这里,临别时问徐老师最迫切需要什么,徐老师只说了一个字:路。路基修通了却再没有钱进行硬化了。一个叫陈仁贤的村民挺身而出,自愿捐助 100 万元来完成后续工程。这位 40 冒头的村民正是徐老师第一届学生中的一个,因为外出创业而有了积蓄。陈仁贤说徐老师永远是他人生的老师,他为了这个地方消耗了一生,他让自己知道什么叫 我们 。与 马背学校 遥遥相对的是一家新建的养猪场。这也是陈仁贤刚刚投资兴建的招了近 10 村民务工。其实只有陈仁贤知道,因为路远他的这个养猪场是亏的,但是工人都是高工资 为什么明知道亏的风险很大却还是要在这里建?陈仁贤这样答复: 我没有徐老师的水平可以教娃娃文化,我是想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化开化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