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1.3.1 有理数的加法 主备人:杨喜梅 课时:第 1 课时 穿越公路不心急,一停二看三通过。【教学任务分析】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能及时的进行归纳加法法则2、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体会分类讨论思想。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环节安排】环节教 学 问 题 设 计设计意图预习导学思考: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 0 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请列式举例通过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法,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体会分类思想。新课探究问题 1、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 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画数轴表示以下情形(假设原点 0 为运动起点)。(1)假如物体先向右运动 5 米,再向右运动 3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2)假如物体先向左运动 5 米,再向左运动 3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思考:以上两个式子,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何关系?和与加数有何关系?练习:计算:(+3)+(+6) (-3)+(-9) (-2.3)+(-3.7) (3)假如物体先向右运动 3 米,再向左运动 2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怎样?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4)假如物体先向右运动 2 米,再向左运动 3通过对加法法则的探究,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加法法则的理解。得出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及 时 进 行 练 习 理 解 法 则 的 运用。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怎样?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思考:以上两个式子,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何关系?和与加数有何关系?练习:计算 (-4.7)+3.9 (-4)+(+7) (5)假如物体先向右运动 3 米,再向左运动 3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怎样?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6)假如物体先向左运动 2 米,再向右运动 2米,两次运动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怎样?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思考:以上两个式子,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和为多少?练习:计算:(-4)+(+4) (+100)+(-100) (+4.5)+(-4.5) (7)假如物体先向右运动 3 米,再运动 0 米,两次运动的结果为 米,记为 米。用算式表示为 (8)假如物体先向左运动 2 米,再运动 0 米,两次运动的结...